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公众参与 > 议案提案 > 人大议案
关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,绘就余杭文化史诗般画卷的建议
发布时间:2022/2/12 14:15:31
届次 十六届二次
编号 1
案由 关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,绘就余杭文化史诗般画卷的建议
撰写人 庞仿英
附议人 何冬琴  叶农  徐燕敏  顾兴华  
承办单位 区委宣传部
处理情况 2021年4月,杭州进行了区划调整,余杭变成了“裂变”而来的高能新区、机遇叠加的战略高地、充满希望的发展热土。 作为人大代表,您提出了“一城、一河、一山、一人”的议案,从全局上概括了余杭未来文化推进的重点,对于余杭未来可持续发展、继续在全省“重要窗口”与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发挥头雁与排头兵的风采,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您的议案,与区政府的思路基本相同,互为补充。我们的文化研究,将紧紧聚焦以良渚与大运河为代表的世遗文化、以苕溪与径山为代表的地域文化、以章太炎与沈括为代表的名人文化。对于议案中的问题,回复如下: 一、关于章太炎文化名片 目前我区有纪念馆、太炎小学、太炎讲堂(杭师大)、太炎文学社,有太炎先生塑像六处“太炎”符号较普遍,我区也越来越重视章太炎先生的研究与价值挖掘。余杭区委宣传部曾出版过《章太炎全集》20卷,这是目前研究章太炎先生最完整、最权威的著作。其后,我们陆续出版了《章太炎家书》等七部普及版,今年将有《章太炎讲诸子》《章太炎讲佛经》也已签约。我们余杭本土还出版了《中华英杰章太炎》《章太炎和他的时代》《走近章太炎先生》等。 接下来我将加大对太炎先生的研究,继续擦亮“太炎先生”这张名片,扩大章太炎故居的规模,成立太炎基金或基金会,加强与杭师大的合作,出版章太炎学刊,定期召开章太炎学术研讨会。让更多人了解认识,并成为余杭对外宣传的窗口,为打造余杭文明圣地做出我们自己的努力。 二、关于余杭精神 您关于余杭精神的提法很好,符合实际又响亮的口号确实能激励余杭奋进新时代,建设新天堂。区委区政府也曾几次开展余杭精神的大讨论,提炼了如“务实争先、合力拼搏”等余杭精神的表述。但是存在着与其他地区雷同、没有地域特色等问题,也没有很好的保留下来。就目前来看,我们觉得区委提出的“创新余杭、品质之地、文明圣地”是余杭精神最好的表述。我们将持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积累,待条件成熟将再次启动余杭精神的提炼。 三、关于文旅与研学的问题 推出特色旅游路线,推出数字科技·云上逐梦之旅、文明圣地·革命足迹之旅、品茗问道·绿色康养之旅等线路。挖掘红色旅游线路资源,开发了“文明圣地革命足迹之旅”与“走访先锋故居、领悟爱国大义”等研学活动,举办特色主题宣传活动,举办“浙里好玩·尽享余杭48小时”、全省乡村文旅大讲堂走进余杭等活动近30场,举办了余杭文旅(福州、泉州)推荐会、“中青旅联盟走进余杭”等活动。扩大余杭文旅产品体验度,将我区特色线路纳入工会疗休养线路加强宣传推广,8个景区(点)余杭籍市民可以通过携带市民卡刷卡入园。 我们将按照“一月一主题,月月有活动”的理念,积极推出杜鹃花节、拾花节、茶圣节、纳凉节、蜜梨节、羊锅节等特色主题节庆活动。继续打造A级景区村庄(现有A级景区村84个,其中3A级景区40个)。继续完善丰富“余杭特色线路免费游”、“余杭百姓日”等惠民活动。继续做好三大文化和名人资源的策划串线,确保品质提升,增强知名度。 挖掘余杭特色文化,打造德育特色项目,主要是挖掘“一城、一河、一山、一人”四大文化内涵,将余杭文化与学校办学特色、育人目标的顶层设计相融合,通过开校本课程,将余杭文化渗透每一个孩子的内心。依托余杭地域文化,开展多方位研学活动。依托良渚遗址公园开发的文化课程和活动课程,现已对接好相关的研学内容与要求。章太炎故居一直作为中小学“第二课程”学习场馆,集中和分散相结合,组织学生学习。 径山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列入研学点,我们将尽快对接。我们将组织开展“讲好余杭故事,做好亚运东道主”等系列活动,讲好余杭故事,传播好“余杭精神”文化内涵。 再次感谢您的议案,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余杭文化的认识与研究,让更多的余杭人再认识余杭,让新余杭人认知余杭、了解余杭、宣传余杭、热爱余杭。我们将紧密结合共同富裕(西部富美)、宋韵文化、亚运会等,不断地丰富余杭人的精神世界,推动余杭物质富裕、精神富有、灵魂富足,共同绘就史诗般画卷。我们也期待与您保持经常的沟通,时刻关注余杭画卷的进程。
反馈意见
满意度
反馈意见
办理方法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